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98篇
地球物理   210篇
地质学   312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罗惠样  栗福仙 《山西气象》2004,(4):31-32,43
本文论述了Windows注册表的作用与Windows注册表类似文件目录的树状层次结构。对根键和子键及注册表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阐述了怎样进行注册表的信息存取、注册表的备份和注册表的修改,并举例说明注册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2.
苏鲁造山带区域地壳山根结构特征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徐纪人  赵志新 《岩石学报》2004,20(1):149-156
本利用苏鲁大别造山带及其邻区的三维P波速度资料,详细对比研究了苏鲁与大别超高压变质带莫霍面深度和深部P波速度结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尽管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都具有上地壳明显高速且上凸;中地壳增厚;下地壳埋藏较深且下凹等共同的P波速度结构特征,与大别地区相比较,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还存在着独特的区域性特征。从地貌上看,苏鲁地区山脉已经基本消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地壳厚度为32~33公里,深于其周围地区2~3公里,但是莫霍面下凹程度远不如大别地区,造山带地壳山根已逐步趋向消失。苏鲁地区上地壳P波速度高于大别,比其周围地区约快1~1.2km/s,有可能显示了该区有更多高速、高密度的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到上地壳与地表的岩石物性效果。大别造山带山脉依然存在,莫霍面下凹更明显,沿NWW向串状残留地壳山根最深为37~38公里,深于其周围地区3~4公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区域构造运动的作用,苏鲁大别造山带中的不同地段,在其造山、演化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别。苏鲁的造山运动起始虽略晚于大别,但结束的更快,比大别更早进入了造山运动的后期。分析促使苏鲁造山运动进程加速的主要构造原因可能有两点,郯庐断裂带的左旋走滑运动以及通过中国华北区域的大范围NW-SE向扩张应力场的影响。大区域构造背景加速了苏鲁造山带地表高山侵蚀过程的同时,随着山根浮力的不断减弱,地壳深部山根逐渐趋向消失。地壳速度结构特征有可能反映了苏鲁造山带的地壳山根随着地表山脉的侵蚀而减弱,趋向消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3.
在宏观和微观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运用硅同位素动力学分馏原理,结合硅质阴极发光分析,论证了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矿硅质、矿质和流体主要直接来源于上地幔分异或深部循环的超临界流体,并认为这种深部因素可能对形成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该类型金矿的成因研究及找矿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4.
黔西南纳哥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余大龙,毛健全,潘年勋,杜定权(贵州工学院,贵阳550003)关键词微细浸染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成因,黔西南1地质背景纳哥金矿共有矿体17个,普查储量6t(其中>3g/t的约1.2t)1)。矿区位于贞丰县城东...  相似文献   
105.
云南白水台钙华水池中水化学日变化及其生物控制的发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弄清云南白水台泉及其下游钙华水池中水化学的日变化,选取1号泉及其流经的两个钙华水池(6号和10号)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水温、pH值和电导率进行了自动监测。根据Ca2 、HCO3-与电导率存在的线性关系,用WATSPAC软件计算了水中方解石的饱和指数和PCO2。监测发现:泉水不存在显著的水化学日动态变化,而两个钙华水池表现出显著的日动态变化。其中10号钙华水池在白天温度较高时水中的CO2大量逸出并通过水下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加速了水中碳酸钙的沉积。6号钙华水池水生植物生长茂盛,其叶片和部分枝干露出水面,因而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空中,所以此处水化学表现为白天pH值降低和电导率升高的反常现象,即由温度主导的根呼吸作用,在白天释放更多的CO2进入水体而使沉积下来的碳酸钙重新溶解。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室内大型三轴实验,研究了吉林台水库爆破料在不同级配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到了在一定击实功下爆破料的最大干密度随细料含量变化的规律,分析了爆破料在不同级配和不同围压下应力与应变的变化规律、轴向应变与体积应变的关系及抗剪强度变化特性.从微观的角度说明了变化规律产生的原因,得出爆破料的抗剪强度随级配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7.
利用2015—2018年乌鲁木齐机场航空例行天气报告(METAR报)、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对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提取与低能见度相关性高的物理量作为预报因子,采用SVM方法,分别基于Poly、RBF核函数建立乌鲁木齐机场未来21 h能见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预报因子区间分类的SVM模型物理意义明确,试验结果较好;以RBF为函数建立的SVM模型(SVM-RBF)预报能力更好,其训练样本预测的TS评分0.84,准确率89.20%。(2)SVM-RBF模型的检验样本中,预报准确样本的预报误差整体偏小;在漏报样本中则有能见度越低、预报误差越大的特点,模型的振荡性明显。(3)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SVM-RBF模型对天气过程的预报表现,发现模型对于特定天气形势下引发的低能见度天气,预报误差较小且预报提前量较大。  相似文献   
108.
穿过天津地区张渤带的长86 km、NE向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该区清晰的地壳精细结构图像和断裂的深浅构造特征,为研究张渤地震构造带的深部孕震环境和构造模式提供了地震学证据,对探讨晚中生代以来华北裂陷盆地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张渤带地壳以结晶基底反射TG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地壳反射波组丰富,分层特征明显,界面起伏形态清楚,清晰地刻画出冀中坳陷新生代沉积分层、箕状沉积凹陷的底界、潮白河断裂、蓟运河断裂及丰台—野鸡坨断裂的几何结构;地壳内部结晶基底(TG)至Moho之间,显示出近于"反射透明"的地震波场特征,无明显震相,这与华北其他地区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明显不同;地壳厚度为30.0~34.5 km,总体变化趋势为中段地壳厚而南北端相对较薄,Moho在横向上显示出明显的不均匀和横向间断特征,在Moho被错断处存在两个明显的反射事件RA和RC,RA可能是软流圈热物质上涌的侧向残留物,叠层状反射震相RC则表现出壳幔过渡带特征;剖面揭示了2条错断Moho的超壳深大断裂(FD1和FD2)和9条上地壳断裂,深大断裂应是软流圈热物质上涌,造成上地幔隆起而形成的,上地壳断裂与地壳垂直运动及侧向引张力有关;超壳深断裂(FD1和FD2)为本区深部热物质的上涌与能量交换提供了通道,而与之对应的地壳浅部断裂(F3和F9),则为能量调整提供了可能的条件,断裂邻近区域可能是未来发生强震的地区,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9.
A three-step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with Milli-Q, CaCl2 and H3PO4 was applied for extraction of arsenic species in lichen transplants and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fine and coarse fractions). The samples used in this work were collected in 1994–1995 near coal-fired power plants. Both transplant lichens and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were submitted to the same environment simultaneously. Arsenic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was performed by HPLC–UV–HG–AFS. Inorganic forms of arsenic (arsenite and arsenate) were present in significant amounts in most of the samples. Only in lichens also organic forms of arsenic (monomethyl arsonic acid and dimethyl arsinic acid) were identified which may indicate biotransformation of inorganic arsenic.  相似文献   
110.
The research area that is in the north of Istanbul (Turkey) and it is a land of open pit coal mining residuals reclaimed and turned to forest in 1988–1989. The materials that are open pit mine spoils are formed by sandy loam, sandy clay loam, heavy loam and clay (noncalcareous Pliocene I sediments). Pseudoacacia (Robinia pseudoacacia), Maritima Pine (Pinus pinaster) and Stone Pine (Pinus pinea) are planted on these materials. The aim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determine the strength of the material provided by tree roots and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orestation practices at lands especially where open pit coal mining spoil (residual) materials piled up. The research has been performed at two stages. The first one was hydro-mechanical effect concerned about material moisture depletion as a result of transpiration and the second one was bio-mechanical effects due to strength parameters of the roots and their growth pattern within the material. All results were evaluated in relation to tensile strength and displacement curves due to pre and post failure behaviors of materials and root system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increase of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material was the significant indicator of the bio-mechanics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material provided by the tree roots. The fast growing type of tree roots have stabilized the material up to a depth for 80–100 cm by covering the coal residual materials within 12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